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J].开放时代,2008(3):51-58.
[2]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J].社会科学研究,2009(5):84-92.
[3]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43-246.
[4]吴理财.乡村文化“公共性消解”加剧[J].人民论坛,2012(10):64-65.
[5]马永强.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与实现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1(3):179-183.
[6]邢成举.社区组织:老年人社会福利再造的探索——从兰考老年人协会建设实践切入[J].社会保障研究,2012(1):58-63.
[7]赵晓峰,付少平.通过组织的农村社区文化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以农村老年人协会为考察对象[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93-98.
[8]吴理财.处境化经验: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以及如何理解[J].人文杂志,2011(1):143-147.
[9]王德福.做人之道:熟人社会里的自我实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0]印子.乡土纠纷的解决与正义供给——来自赣南宋村的田野经验[J].环球法律评论,2014(2):85-104.
[11]赵旭东.法律与文化: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经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9-180.
[12]印子.纠纷主体的能动性与纠纷解决的社会场域——一起乡土纠纷的田野考察[J].民间法,2014,13(1):135-147.
[13]陈柏峰.农村仪式性人情的功能异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6-113.
[14]印子.治理消解行政:对国家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解释——基于豫南G镇低保政策的实践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0-91.
[15]董海宁.现代农村社区福利的产生和促进——对浙江宁波L村老年协会个案的考察[J].社会,2003(11):9-12.
[16]吴理财.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58-68.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曹海林,任贵州.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定位与实践路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22(03):75.
CAO Hailin,REN Guizhou.Agricultural Employment Cooperation and the Order Reproduction in Chinese Villages: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Bai Village in Southern Henan[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2,22(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