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仁贵.以"军令状"督战脱贫攻坚[J].瞭望,2015(48):4.
[2] 扶贫放大招!先立"军令状"再动"指挥棒"[J].民族论坛,2016(2):1.
[3] 孙政才.立下军令状 啃下硬骨头 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J].新重庆,2015(7):5-8.
[4] 陈新洲,翟建华."不摘贫困帽子就摘官帽子"——与恩施州委书记刘贤木一席谈[J].瞭望,1997(42):26-27.
[5] 何晏,郑明达.脱贫攻坚谁负责?咋考核?——访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J].半月谈,2015(23):19-21.
[6] 顾仲阳.22个省区市和中央签署脱贫"军令状"[J].农村工作通讯,2015(23):8-9.
[7] 张晨."动员—压力—运动治理"体制下后发地区的治理策略与绩效——基于昆明市2008—2011年的发展经验分析[J].领导科学,2012(11):23-27.
[8] 方振邦,陈曦.干部竞争性选拔: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5(12):6-9.
[9]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3):54-77.
[10] 王毓川.谨防"数字脱贫"[J].老区建设,1996(2):21-21.
[11] 马良灿.不能再让利益关系绑架扶贫项目[J].中国老区建设,2013(10):21-21.
[12] 梁晨.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的角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7-15.
[13] 李元珍.典型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基于领导联系点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1-109.
[14] 唐睿,肖唐镖.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3):115-121.
[15] 邢成举,李小云.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9):109-113.
[16] 陈前恒.农户动员与贫困村内部发展性扶贫项目分配——来自西北地区H村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8(3):42-49.
[17] 胡静.村基层组织的能力禀赋对缓解农村贫困的贡献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75-82.
[18] 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9]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J].社会科学,2012(11):4-12.
[20] 唐贤兴.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对"运动式治理"的一个解释[J].学习与探索,2009(3):59-65.
[21] 欧阳静.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3):116-122.
[22]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3):115-129.
[23] 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J].开放时代,2011(1):73-97.
[24] 单鑫.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运动式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5):10-12.
[25] 杨志军,彭勃.有限否定与类型化承认:评判运动式治理的价值取向[J].社会科学,2013(3):15-24.
[26] 许源源.中国农村扶贫瞄准问题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6.
[27] 何绍辉.目标管理责任制:运作及其特征——对红村扶贫开发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73-182.
[28] 上官酒瑞.级差政治信任的形成机理、风险及改革思路——基于压力型体制的一种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5):53-60.
[29] 何绍辉.从"运动式治理"到"制度性治理"——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范式转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95-99.
[30] 冯志峰.中国运动式治理的成因及改革[J].唯实,2007(10):56-57.
[31]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11(10):67-85.
[32] 孙培军,丁远朋.国家治理机制转型研究——基于运动式治理的视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6-22.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吕玉霞,刘明兴,徐志刚.中国县乡政府的压力型体制:一个实证分析框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6(03):123.
LÜ,Yuxia,LIU Mingxing,et al.Pressurized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6,16(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