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韩延龙,常兆儒.革命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30-633.
[2] 黄宗智.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42.
[3] 杨力.新农民阶层与乡村司法理论的反证[J]. 中国法学,2007(6):157-165.
[4] 季卫东,易平. 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入手[J]. 比较法研究,1999(1):369-377.
[5] 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M]//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30-449.
[6]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93-254.
[7] 贺雪峰.认识农村调解制度的基本维度:村庄原因[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5):135-139.
[8] 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2.
[9] 王汉生,王迪.农村民间纠纷调解中的公平建构与公平逻辑[J]. 社会,2012(2):171-198.
[10] 赵旭东.习俗、权威与纠纷解决的场域——河北一村落的法律人类学考察[J]. 社会学研究,2001(2):74-84.
[11] 赵旭东,周恩宇.国家作为"外人"——一个西南山地民族的认同边界及其纠纷调解过程中的国家角色[J]. 社会科学,2013(3):63-72.
[12] 杨华,孔琪.纠纷的控制单位:私的程度与私的身份问题[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4):106-111.
[13] 郭星华,任建通.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15(1):65-69.
[14] 赵晓峰.农村纠纷调解中的村治逻辑——对浙东先锋村的政治人类学考察[M]//罗兴佐.纠纷解决与基层治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173.
[15] 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J]. 开放时代,2008(2):10-29.
[16] 梁治平.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兼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多元格局[J]. 中国文化,1997(1):92-102.
[17]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 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J]. 中国社会科学,2008(5):87-100,206.
[18] 印子.乡土纠纷的解决与正义供给——来自赣南宋村的田野经验[J]. 环球法律评论,2014(2):85-104.
[19] 焦长权.魂归何处:"阴宅"的法律属性与社会功能初探——从周口"平坟运动"切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9-66.
[20] 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605-614.
[21] 陈柏峰,董磊明.治理论还是法治论——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的理论建构[J]. 法学研究,2010(5):34-46.
[22] 吴毅,陈颀."说话"的可能性——对土改"诉苦"的再反思[J]. 社会学研究,2012(6):146-171,244-245.
[23]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J]. 中国社会科学,2007(2):106-117,206-207.
[24] 陈柏峰.暴力与秩序——鄂南陈村的法律民族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