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方黎明,张秀兰. 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考察[J].财经研究,2007(12):47-57.
[2] 宫蒲光.充分发挥农村低保的兜底作用[J].行政管理改革,2016(4):33-35.
[3] 左停.要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点[J].中国民政,2016(5):20-22.
[4] 朱玲.应对极端贫困和边缘化: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J].经济学动态,2011(7):27-34.
[5] 陈文佼.贵州扶贫开发进程中农村低保制度的完善[J].理论与当代,2012(9):22-25.
[6] 王延中,王俊霞.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反贫困兜底作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67-71.
[7] 关信平. 我国低保标准的意义及当前低保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16(3):64-71.
[8] 韩华为,徐月宾.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4(6):63-77.
[9] 李小云,董强,刘启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及瞄准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29-33,79.
[10] 肖云,吴国举,刘慧.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退出机制构建研究[J]. 西北人口,2009(4):43-47.
[11] 刘小珉. 青海省农村贫困及反贫困——基于农村低保反贫困的视角[J]. 青海民族研究,2015(4):72-77.
[12] 谢东梅. 农村低保制度瞄准执行与动态贫困减少的有效性检验——基于福建省14个县(市、区)28个村庄的调研[J]. 东南学术,2016(6):74-82.
[13] 陈文琼,刘建平.论农村低保救助扩大化及其执行困境[J].中国行政管理,2017(2):85-90.
[14] 徐丽敏. 反福利依赖视角下的低保制度审视——兼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9-114.
[15] 左停. 反贫困的政策重点与发展型社会救助[J]. 改革,2016(8):80-83.
[16] 黄承伟,叶韬. 脱贫攻坚省级样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43.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3/17/content_5054992.htm.
[18] 国新办就《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EB/OL].http://country.cnr.cn/gundong/20160510/t20160510_522108700.shtml,2016-05-10.
[19] 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98.
[20] 张时飞,唐钧,辽宁、河北两省农村低保制度研究报告[J].东岳论丛,2007(1):67-79.
[21]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5[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742.
[22] 民政部:低保兜底脱贫成效政策逐步显现[EB/OL]. http://news.163.com/17/0124/04/CBH4MFFG00018AOQ.html.
[23] 中央对地方补助主要面向财力相对薄弱中西部地区[EB/OL].http://www.gov.cn/gzdt/2008-03/04/content_9.
[2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mohrss.gov.cn/nmggzs/NMGGZSzhengcewenjian/201608/t20160810_245212.html,2016-08-04.
[25] 李小云. 2020年之后会是一个没有"贫困"的时代?[EB/OL].http://481285.kuaizhan.com/25/51/p414745179368b9.
[26] 左停.防止农村低收入群体滑入贫困[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