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J].复旦学报,2000(6).
[2] 谢永刚.对有关历史水旱灾年统计成果的比较分析[J].古今农业,2000(1).
[3] 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38.
[4] 卜风贤,惠富平.中国农业灾害历史演变趋势的初步分析[J].农业考古,1997(3).
[5] 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3.
[6] 高文学,高庆华.浅谈灾害评估[J].基建优化,1997(2).
[7] 卜风贤.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
[8] Alexander D. Natural Disasters: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Teaching[J]. Disasters, 1991, 15(3).
[9] Bergman J. Disast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J]. History Compass, 2008, 6(3).
[10] Yancheva et al. 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J]. Nature, 2007, 445(7123).
[11] Ravallion M. Famines and Economic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35(3).
[12]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7.
[13] 张振兴.我国自然灾害重点探讨[J].灾害学,1998(1).
[14] 高建国.中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趋势评价[J].国际地震动态,1994(9).
[15] 陈玉琼,高建国.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的时间特征[J].大自然探索,1984(4).
[16] 杨俭,潘凤英.我国秦至清末的疫病灾害研究[J].灾害学,1994(3).
[17]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C]//梁家勉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95-225.
[18]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9] 全汉昇.唐代物价的变动[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4(11).
[20] 全汉昇.北宋物价的变动[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44(11).
[21] 李军,李志芳,石涛.自然灾害与区域粮食价格——以清代山西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8(2).
[22] 王业健,黄莹珏.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3).
[23]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260.
[24] 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 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6] 李军,胡鹏.中国传统社会救灾模式选择及原因探讨[J].中国农史,2014(1).
[27] 李军,马国英.中国古代政府的政治救灾制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8]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8174.
[29] 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0]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4-26.
[31] 魏丕信.18世纪的官僚制度与荒政[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2] 周必大.文忠集[M].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
[33]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63.
[34] 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582-1583.
[35] 石涛.北宋时期自然灾害与政府管理体系研究[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87-100.
[36] 江太新.清代救灾与经济变化关系试探——以清代救灾为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