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龚为纲,罗教讲.大数据视野下的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与茶叶的文化影响力为中心[J].学术论坛,2015(12).
[2]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8.
[3] 王炳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2-3,167-168.
[4] 大百科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5] 龚缨晏.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J].海交史研究,2014(2).
[6] 司徒尚纪,许桂灵.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J].热带地理,2015(5).
[7] 王建荣,冯马英. 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茶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4(2).
[8] 陶德臣.论华侨华工对世界饮茶文化的积极贡献[J].农业考古,2005(5).
[9] 刘秋菊,杨载田,张红艳,等.试论"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出口新机遇[J].农业考古,2015(5).
[10] 司马倩.茶马古道与陆海丝路——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J].学术探索,2016(5).
[11] 周重林,凌文锋,张娟.茶马古道的范围与走向[J].中国文化遗产,2010(4).
[12] 陈保亚,许凡.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的特征浅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2).
[13] 周敬国.茶马古道征服世界屋脊的文明通道[J].科学24小时,2015(3).
[14] 陈保亚.茶马古道的历史地位[J].思想战线,1992(1).
[15] 刘晓航,中俄茶路与汉口[J].农业考古,2002(2).
[16] 齐运东.试论清代中俄茶叶贸易[J].中国茶叶,2006(12).
[17] 陈保亚.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18] 伍俊东.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哪个更牛?[J].风景名胜,2015(12).
[19] 陈保亚,刘青.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联合考察答问[J].科学中国人,2013(5).
[20]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1] 杨永生,李永宠,刘伟.中蒙俄文化廊道——"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万里茶道"[J].经济问题,2015(4).
[22]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由陆地转向海洋[J].瞭望周刊,19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