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仇叶. 行政公共性:理解村级治理行政化的一个新视角[J]. 探索,2020(5):153-167.
[2] 徐昌洪. 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化及其治理研究[J]. 社会主义研究,2014(1):103-110.
[3] 孙柏瑛. 城市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何以可能?[J]. 南京社会科学,2016(7):51-58.
[4] 张雪霖,王德福. 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悖论及其原因探析[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1):32-38.
[5] Altomonte G,Munson A B. Autonomy on the Horizon:Comparing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to Disability and Elder Care[J]. Theory and Society, 2021, 50(6), 935-963.
[6] 安东尼·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M]. 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46-147.
[7] Mann M.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8] 王绍光. 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10.
[9] 田孟. 发挥民主的民生绩效——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制度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2019(7):109-124.
[10] 黄宗智.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J]. 开放时代,2008(2):10-29.
[11] 刘伟,黄佳琦.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简约传统及其价值[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0-48.
[12] 唐皇凤,王豪. 可控的韧性治理: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模式选择[J]. 探索与争鸣,2019(12):53-62.
[13] 康芒斯. 制度经济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0-86.
[14] 张五常. 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裴小革,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58.
[15] 张广利,陈丰. 制度成本的研究缘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0(2):110-116.
[16] 吕德文. 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J]. 社会科学论坛,2010(8):150-157.
[17] 曹正汉.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J]. 社会学研究,2011,25(1):1-40.
[18] 周雪光.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 开放时代,2011(10):67-85.
[19] 周雪光.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J]. 开放时代,2013(3):5-28.
[20] 金观涛,刘青峰.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1] 瞿同祖. 清代地方政府[M]. 范忠信,晏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2] 李怀印. 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形式:河北省获鹿县之实例[M]//黄宗智. 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3] 黄振华. 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四个视角——基于相关文献的检视和回顾[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3-20.
[24]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等.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25] 周雪光. 国家治理规模及其负荷成本的思考[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3(1):5-8.
[26] 邹谠.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J]. 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69.
[27]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 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J]. 中国社会科学,2008(5):87-100.
[28] 张乐天. 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8,332,335.
[29] 马斌.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间关系的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0] 丁卫. 秦窑法庭:基层司法的实践逻辑[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1] 苏力.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2] 王雨磊. 技术何以失准?——国家精准扶贫与基层施政伦理[J]. 政治学研究,2017(5):104-114.
[33] 何绍辉. 从"技术"到"伦理":精准扶贫研究的范式转换[J]. 求索,2018(1):141-147.
[34] 王德福. 主辅结构与模糊化运作:城市社区的简约治理机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3):16-24.
[35] 王立国. 改革现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2000(7):46-49.
[36] 周雪光.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 社会学研究,2008,23(6):1-21.
[37] 冯川. 公众满意率考核与回应性治理悖论——基于12345政府服务热线乡村实践的考察[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4):37-46.
[38] 吴晓林. 治权统合、服务下沉与选择性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社区治理的"复合结构"[J]. 中国行政管理,2019(7):54-61.
[39] 应小丽,钱凌燕. "项目进村"中的技术治理逻辑及困境分析[J]. 行政论坛,2015,22(3):93-97.
[40] 昝新改. 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审计月刊,2005(6):34-35.
[41]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9(6):104-127.
[42] 韩志明. 技术治理的四重幻象——城市治理中的信息技术及其反思[J]. 探索与争鸣,2019(6):48-58.
[43] Oakeshott M. Experience and Its Mod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12-219.
[44] 彭亚平. 技术治理的悖论:一项民意调查的政治过程及其结果[J]. 社会,2018,38(3):46-78.
[45] 刘永谋. 技术治理的哲学反思[J]. 江海学刊,2018(4):46-52.
[46] 苏力. 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 中国社会科学,2004(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