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
[2] 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9(2):61-92.
[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60.
[4] 吕德文.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7.
[5]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1-38.
[6] 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69.
[7] 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J].开放时代,2007(6):106-120.
[8] 于建嵘.新型城镇化:权力驱动还是权利主导[J].探索与争鸣,2013(9):8-12.
[9]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7:85.
[10]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 2002(3):124-134.
[11] 黄宗智.国家与村社的二院合一治理:华北与江南地区的百年回顾与展望[J].开放时代,2019(2):20-35.
[12] 周飞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迈向"家国一体"的国家与农民关系[J].社会学研究,2021(6):1-22.
[13] 费迪南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54.
[14] 刘余莉,聂菲璘.家国情怀的精神境界与文化内涵[J].甘肃社会科学,2021(5):152-159.
[15] 黄承伟.一个不落: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21:87.
[16]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素兰,纳日碧丽戈,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78.
[17] 费孝通.费孝通全集:第10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36.
[18] 王春光.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主体性——以40年农村发展和减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86-103.
[19] 陈鲁雁,吴童.柔性政策动员:乡村治理中农户参与的实现机制——以独龙江乡草果产业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0-99.
[20] 郑娜娜.空间变革下的生计策略与养老保障——基于易地搬迁老年移民养老方式的考察[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16-124.
[21] 姚俊."临时主干家庭":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动与策略化——基于N市个案资料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2(3):85-93.
[22]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55.
[2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郑娜娜,许佳君.易地搬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社会融入——基于陕西省西乡县的田野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19(01):58.
ZHENG Nana,XU Jiajun.Migrant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of Xixiang County in Shananxi[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9,19(05):58.
[2]雷明,姚昕言,袁旋宇.地方生态扶贫内在循环机制的优化——基于贵州省扶贫实践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0(04):152.
LEI Ming,YAO Xinyan,YUAN Xuanyu.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Poverty Alleviation: 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in Guizhou province[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0,20(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