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5-33.
[2] 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8:89.
[3] 余维君. 传统村落"社会—空间" 的理论内涵、关联形式与保护路径[J]. 城市发展研究, 2023,30(10): 90-96.
[4] 廖美珍.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隐喻语篇分析框架建构[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9(6): 103-113.
[5] 毛征兵, 陈略, 范如国. 中国开放经济系统及其发展模式的机理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范式的解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1,42(1): 16-39.
[6] 邱亚彪, 王巨光, 李睿. 互动与重塑: 乡村现代化转型的行动逻辑——基于广西S村的案例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4(4): 24-38.
[7] 方磊, 王文明. 古村落系统的复杂性认识及保护新视角[J]. 系统科学学报, 2014,22(3): 63-66.
[8] 陈喆, 姬煜, 周涵滔, 等.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中国传统村落演化适应发展策略研究[J]. 建筑学报, 2014(S1):57-63.
[9] 陈凯业. CAS视角下的温岭石塘镇沿海山地聚落形态及成因探析[D].杭州: 浙江大学, 2018:70-81.
[10] 李伯华,曾荣倩,刘沛林,等. 基于CAS理论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37(10):1989-1991.
[11] 章纪缘. 基于CAS理论的传统村落演变与保护研究——以江永县上甘棠村为例[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20:38-39.
[12] 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9:6-11.
[13] 颜苗苗, 梅青, 王明康.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系统发展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中郝峪村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40(5):125-130.
[14] 秦芳, 陈耀华, 李路平.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适应性治理策略——以普洱景迈山传统村落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3,30(4): 105-113.
[15] 李伯华, 曾灿, 刘沛林, 等.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系统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 经济地理, 2019,39(8):153-159.
[16] 冯川. 繁简适配视角下中国基层治理行政化的演进逻辑[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3(1): 105-114.
[17] 靳玉茜, 唐军.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23(2):38-47.
[18] 沈敏. 中国老村——诸葛村[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2.
[19] 陈志华,等. 诸葛村[M].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9:14.
[20] 杜焱强, 詹昕颖. 农村人居环境何以实现异质性治理?——基于外部资源和内在动力的解释[J]. 公共管理学报,2024,21(4):1-18.
[21] 杜鹏.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集体经营机制:类型与比较——基于村庄治理能力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52-63.
[22] 王成军, 张旭, 李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营可以壮大集体经济吗——基于浙江省的实证检验[J]. 中国农村经济, 2024(8): 68-87.
[23] 吴丹丹,吴杨,马仁锋,等.浙江美丽乡村空间格局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22,31(2):363-375.
[24] 沈迁. 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复合型治理的生成逻辑——以"三元统合" 为分析框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2(5): 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