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连江,欧博文.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M]//吴国光.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141-169.
[2]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2):49-55.
[3]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1-23.
[4]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5):21-45.
[5]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社会,2008(4):34-58.
[6] 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 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J].社会,2010(2):215-234.
[7] 罗亚娟.依情理抗争:农民抗争行为的乡土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6-33.
[8] 田先红.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J].开放时代,2010(6):24-38.
[9] 陈涛,谢家彪.混合型抗争——当前农民环境抗争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16(3):25-46.
[10] 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J].社会学研究,2008(3):1-28.
[11] 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郑广怀,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34-45.
[12] 赵鼎新.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J].社会学评论.2015(4):3-18.
[13]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研究农民政治的底层视角[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477-483.
[14] 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J].社会学研究,2007(3):39-55.
[15] 肖唐镖,王欣.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对五省、市60个村的跟踪研究(1999—2008) [J].管理世界,2010(9):88-94.
[16] 李连江.差序政府信任[J].二十一世纪,2012(131):108-114.
[17] 吕书鹏.差序政府信任:概念、现状及成因——基于三次全国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学海,2015(4):148-157.
[18] 高学德,翟学伟.政府信任的城乡比较[J].社会学研究,2013(2):1-27.
[19]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三联书店,2001:317-320.
[20]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J].探索与争鸣,2006(5):26-28.
[21] 陈阿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浙江学刊,2008(4):169-175.
[22]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社会,2008(4):34-58.
[23]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J].社会,2014(6):1-38.
[24] 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J].社会学研究,2011(1):1-40.
[25] 沈毅.网络民意表达与政府信用建设:基于系列网络事件的分析[J].学海,2013(6):25-31.
[26] 龚文娟.环境风险沟通中的公众参与和系统信任[J].社会学研究,2016(3):4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