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J].学海,2003(3):124-128.
[2]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14-116.
[3]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J].社会科学,2012(11):4-12.
[4] 李祖佩.项目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一项基于村庄本位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13(4):2-13.
[5]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4):126-148.
[6] 叶敏,李宽.资源下乡、项目制与村庄间分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2):14-21.
[7]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3):54-77.
[8] 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2(10):108-129.
[9]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82-286.
[10] 吕德文.乡村社会的治理[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172-233.
[11] 李元珍.典型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基于领导联系点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01-109.
[12]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1-37.
[13] 赵树凯.县乡政府治理的危机与变革——事权分配与互动模式的结构性调整[J].学术前沿,2014(11):14-30.
[14] 欧阳静.县域政府研究的路径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5):73-78.
[15] 徐勇."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7.
[16] 陈锋.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J].社会,2015(3):95-120.
[17] 桂华.项目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4(4):50-62.
[18] 樊红敏.政治行政化:县域治理的结构化逻辑——一把手日常行为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1):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