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Urry J.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Mo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London[M].New York:Routledge,2000:2.
[2] 洪大用. 社会治理的关键是治理流动性[J]. 社会治理, 2017(6):23-26.
[3] 吴越菲. 地域性治理还是流动性治理?城市社会治理的论争及其超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6):51-60,170.
[4] 何雪松, 袁园. 全球城市的流动性与社会治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6):37-42,170.
[5] 王谦,文军.流动性视角下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8-124.
[6] 毛丹, 王萍. 英语学术界的乡村转型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4(1):194-216,245.
[7] 吴文藻.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C]//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8] 杨善华,孙飞宇."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J].社会,2015(1):74-91.
[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2.
[10] 孙九霞,周尚意,王宁,等.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J].地理研究,2016(10):1801-1818.
[11]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89.
[12] Sheller M, Urry J. The New Mobilities Paradigm[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Economy and Space, 2006, 38(2):207-226.
[13] Adey P.Mo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14] Cresswell T. The Right to Mobility:The Production of Mobility in the Courtroom[J]. Antipode, 2006, 38(4):735-754.
[15] 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
[16] 朱晓阳.小村故事:地志与家园(2003-200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7] 孙小逸.空间的生产与城市的权利:理论、应用及其中国意义[J].公共行政评论,2015(3):176-192,205-206.
[18] Lefebvre Henri.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M]. Trans Fran Bryant London:Allison & Busby,1976.
[19]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0] 喻国明. 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 人民论坛, 2009(15):21.
[21] 文军. 空间正义:城市空间分配与再生产的要义——"小区拆墙政策"的空间社会学[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3):16-18.
[22]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9-80.
[23] 张京祥,陈浩.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城市规划,2014(11):9-15.
[24] 吕蕾莉, 刘书明. 西北民族地区村庄权力结构下的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能力研究——对甘青宁三省民族村的考察[J]. 政治学研究, 2017(3):104-113,128.
[25] 张登国, 任慧颖. 当代中国乡村精英治理:局限与可能[J]. 理论学刊, 2008(7):79-82.
[26]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