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2-25].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 闵庆文, 张碧天, 刘某承.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 综述[J]. 古今农业, 2020(1): 92-100.
[3] 张毅,袁新文,张贺,等.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N].人民日报,2022-03-20(01).
[4] 彭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的遗产化[J].民族文学研究,2018,36(4):21-34.
[5] 王杰文."遗产化"与后现代生活世界——基于民俗学立场的批判与反思[J].民俗研究,2016(4):20-33.
[6] 吴彤. 两种"地方性知识" ——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23(11): 87-94.
[7] 萧放, 席辉. 风习的在地化——方俗的历史研究与当代价值[J]. 民俗研究, 2022(2): 95-102.
[8] Geertz C.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9]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5.
[10] 王霄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问题——以浙江衢州"九华立春祭"为中心的考察[J].民俗研究,2012(6):112-122.
[11] 徐赣丽,黄洁.资源化与遗产化:当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J].民俗研究,2013(5):5-12.
[12] 樱井龍彦,陈爱国.应如何思考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J].文化遗产,2010(2):115-123.
[13] 刘晓春.从维柯、卢梭到赫尔德——民俗学浪漫主义的根源[J].民俗研究,2007(3):41-67.
[14] 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4-95.
[15]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董晓萍,编.北京:中华书局,1996:53.
[16]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95.
[17] 滕璐阳,徐赣丽.弥散性传承:都市语境下手工艺传承的一种路径[J].文化遗产,2022(4):51-58.
[18] 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
[19]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4.
[20]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73.
[21]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3-12.
[22] 段友文,冀荟竹.乡村振兴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J].民间文化论坛,2019(6):16-25.
[23]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
[24] 朱志平,鞠萍.从民俗艺术到舞台艺术:洪泽湖渔鼓的舞台化[J].艺术百家,2018,34(6):230-235.
[25] 李华胤.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现实价值[J].中国农村观察,2022(3):2-18.
[26]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1-243.
[27] 朱志平,朱慧劼.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共同体的再造[J].江苏社会科学,2020(6):62-69.
[28] 毛巧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2):48-53.
[29] 田晓华.黔东南苗族古歌古词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5):7-12.
[30] 吴悠,杨嵘均.乡村振兴地方性知识应用的双重逻辑——基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实践的比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22,42(5):197-205.
[3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EB/OL].(2022-08-16)[2022-10-10].http://www.gov.cn/zhengce/2021-09/03/content_5635308.htm.
[32] 刘铁梁. 民俗文化的内价值与外价值[J]. 民俗研究, 2011(4): 36-39.
[3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34] 吕宾.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 求实, 2019(2): 97-108.
[35] 刘涛. "十四五"时期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机制及图景——基于河南省M村老年人文化协会的考察[J]. 河南社会科学, 2023, 31(4): 116-124.
[3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2022-08-16)[2022-10-10].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
[37] 曹立,石以涛.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价值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111-118.
[38] 宣朝庆,郝光耀.文明乡风如何形塑——以农村建房中邻里纠纷为中心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3):96-102.
[39] 唐成玲,陈诺,胡琴.乡风文明的政策实践与农民声音[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4):73-88.
[40] 张良.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文化治理[J].社会主义研究,2017(4):73-79.
[41] 周小凤,张朝枝,蒋钦宇.遗产化与旅游化对地方文化记忆系统的影响——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J].人文地理,2022,37(4):18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