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邹亚莎.传统无讼理念与当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J].法学杂志,2016(10):73-79.
[2] 王颖慧,谢尚果.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无讼法律文化再认识——基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民富村的调研[J].河北法学,2021(6):133-146.
[3] 陈锋.社会组织在"无讼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社会治理,2019(6):72-78.
[4] 林轲亮,唐一然.社会治理新模式:少数民族无讼村屯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民族学刊,2023(4):96-106.
[5] 黄荷. 无讼边境乡村法治模式研究——以广西防城区那良镇为考察对象 [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3-108.
[6] 吕妍.浅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创新机制——以广西上思县"无诉村屯、社区"之运行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2018(12):33-36.
[7] 申恒胜.乡村社会中的"国家在场"[J].理论与改革,2007(2):72-74.
[8] 肖瑛.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 2014(9):88-104.
[9] 邵任薇.镶嵌式自主:城中村改造中的地方政府[J].浙江学刊,2011(2):150-154.
[10]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3):481-510.
[11] Zukin S, Dimaggio P. 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y[M].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9-33.
[12] 刘帅顺,张汝立.嵌入式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解释框架[J].理论月刊, 2020(5):122-131.
[13] 何艳玲."嵌入式自治":国家-地方互嵌关系下的地方治理[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495-501.
[14] 刘伟, 翁俊芳.半嵌入性互动治理的形成逻辑与主要类型——以H街道四个社区的业委会与物业管理运作为例[J]. 理论与改革, 2021(1):50-61.
[15] 武小龙, 康旭晖. "曲线型"嵌入: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逻辑[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39-52.
[16] 唐文玉. 把"传统"带进来:中国社会治理的本土之维[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3(5): 56-64.
[17] 李振贤."枫桥经验"与当代中国基层治理模式[J].云南社会科学,2019(2):47-54.
[18] 王诗宗,何子英.地方治理中的自主与镶嵌——从温州商会与政府的关系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1):101-107.
[19] 叶林, 卢玮.嵌入与自主:转型社区纠纷化解的内在逻辑——以成都市D社区无讼建设为例[J]. 理论与改革, 2023(2):123-134.
[20] 景跃进.将政党带进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反思与重构[J].探索与争鸣, 2019(8):85-100.
[21] 郭易楠.嵌入式治理:基层治理中的政党逻辑——基于浙西北L村"功能型党小组"的个案分析[J].领导科学,2024(1):100-104.
[22] 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2版. 张华青,何俊志,孙嘉明,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4.
[23] 郑容坤.从村级自治到多元共治:乡村纠纷调解的逻辑转向及其优化——基于"结构—行动"视角的分析[J]. 求实, 2023(3):95-108.
[24] 李扬,吴青熹,严一寒.乡村人民调解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以T市非正式防控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3-111.
[25] 武小龙. 柔性治理的发生逻辑及影响效应——以拆迁纠纷事件中政府的回应策略为例 [J]. 社会发展研究, 2021(2): 89-105.
[26] 陈寒非.乡土法杰与村规民约的"生长"[J].学术交流,2015(11):96-102.
[27] 陈万莎.资源下乡与村民动员路径创新——基于乡村自主性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02-111.
[28] 李海云."礼治复兴":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共享传统及其现代重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9-27.
[29] 徐琴,叶娟丽.嵌入式治理:国家政权建设与村落自主性关系模式的再审视[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9-26.
[30]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3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4.
[31] 狄金华.农村基层政府的内部治理结构及其演变——一个组织理论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7-98.
[32] Perry J L. 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Vanish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16(2):211-212.
[33] 包路芳.费孝通的"无讼"思想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0-1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许悦,陈卫平.资本下乡如何嵌入本地农村社区?——基于117家生态农场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0(02):69.
XU Yue,CHEN Weiping.How Is Capital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Embedded into Local Rural Community?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117 Eco-Farms[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0,20(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