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oa 封面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0 0 8130630 目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0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0 0 303567 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及其时代贡献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1 新时代党在“三农”领域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断成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理论化体系化、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提出与完善。党的“三农”理论创新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作出了时代贡献,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系统总结、研究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过程、成果及其时代贡献,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建设农业强国,对于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 12 1502558 黄承伟 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依据、实践机制与优化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2 后税费时代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一些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现实挑战。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提升党组织适应性并践行引领使命,一方面创新领导方式,破除资源瓶颈,为文化骨干赋责、赋权并进行过程赋能,实现了乡村文化活动的繁荣,另一方面推动建立文化治理载体,吸纳乡村精英群体作为转化中介,采取柔性治理方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了乡村文化价值的重塑。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虽取得了突出的实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平衡性,如个别地区的党建引领异化为党建包办,党建引领过程中存在“名实不符”问题,党建引领行动存在持续性不足的隐忧等。鉴于此,应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并强化党的农村文化领导权,以广大党员和群众满意为标准推动机制创新,以简约治理的方式实现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3 23 1490879 韩鹏云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新型供给机制研究——基于“自主文化社会”的视角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3 着力推动“形神”相融,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结构基本形成,但其“形散”乃至“神散”的问题逐渐显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形神”相融,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新型供给机制。由乡村文艺自组织、村两委组织、村民小组村贤理事会和农民家庭等自主参与集合而成的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中,行政化供给错位为其创造发展空间,市场化供给缺位为其提供发展机遇,互助文化延续为其营造参与氛围,家庭代际连接为其赋予经济基础。农村“自主文化社会”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能够释放成本低廉、内容丰富、辐射面广的“高福利”简约治理成效,除有公益性与市场性、乡土性与现代性、创新性与融合性、自主性与组织性等复合性内在特质的“硬支撑”外,还与乡村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软保障”密切相关。厘清农村“自主文化社会”这一新型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对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动态平衡,避免多中心、“形神”不融合供给弊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24 34 1677647 何晓龙 创制互动:县域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机制——基于差异空间生产的视角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4 乡村文化振兴是城乡融合与乡村内生发展的基础。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视角,对四川崇州的文化振兴实践进行了嵌入性案例研究,揭示了县域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文化振兴是通过文化治理政策创新、文化要素融合与参与媒介升级的迭代发展,逐步构建城乡多层级社会互动机制的差异化空间生产过程。创新融合型要素网络、开放学习型参与载体、共创共享型治理场域构成了这一过程的关键要件。文化振兴的创制互动在时空上形成了村域系统性更新、镇域复合性联动、城乡包容性融合三层空间形态的差序迭代,引发了复合性的城乡文化经济社会再生产。这表明乡村文化处于深刻复杂的变迁过程,应当在充分挖掘、修复、创新乡村本土文化要素基础上,从空间再生产角度推动文化要素融合与参与载体升级,实现文化发展的多重功效。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35 46 1674082 杨琳 党委统领合作社:共同富裕目标下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基于贵州鸭池镇“两包一干”的经验诠释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5 党委统领合作社模式是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和农业合作化进程的有益尝试,揭示了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能路向。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鸭池镇“两包一干”的实践经验,对该模式的出场情境、实践历程和运作机理进行剖析。集体经济升级转型困难、村际发展失衡及治理效能低下形塑了党委统领合作社的出场逻辑。在具体实践中,乡镇党委通过整合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要素有效深化了合作社的生计资本,依托党建引领推动村社组织再造和主体利益联结,进而形塑乡村治理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并通过统筹市场开发降低合作社分散交易的制度成本和生计脆弱性,显著提升了合作社的生计输出。立足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地方政府应摆脱资源输入的路径依赖,以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生计能力为政策导向,加快构建整体性政策帮扶体系,同时以跨村联营为着力点,建立更高水平的合作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将农民组织起来,引领全体农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迈向共同富裕。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47 58 1676415 杜永康, 张新文 历程·逻辑·趋向: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历时性考察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6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明演进的重要课题,其探索历程、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向的整体理解依赖于系统性的历时性分析。服务于差异化的发展需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大致经历了区域破冰、整体实践、改革调适、协调转型、系统融合五个发展阶段。与时代情境相契合,其实践逻辑发生了衔接顺畅之变,集中表现为:关涉内容从基础单一到全面复杂的跃升,主体结构从简单互动到多元联动的变迁,制度机制从整体发散到系统精准的完善,实践体系从简便易行到完备成熟的形塑,行动样态从分散行动到协调推进的演化,价值取向从溢出价值到综合价值的转型。遵循城乡融合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般发展规律,复杂辩证且全面系统的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发展趋向,建设内容的因应性融合、实践主体的联动性融合、长效机制的系统性融合、探索方法的辩证性融合、发展步调的同向性融合、最终成效的普惠性融合是其具体表征。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59 70 1511829 张剑宇<sup>1</sup>, 廖小琴<sup>2</sup>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何以可能——基于新疆阿克苏市电商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7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是解决我国区域性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杭州帮扶阿克苏市乡村电商产业发展案例,在行动者网络理论基础上构建跨边界发展网络框架,以探求数字经济环境下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实践逻辑表现为跨边界发展网络的构建,即通过主体融合、虚实融合、产业融合、点面融合的方式,打破组织边界、物理边界、产业边界和地理边界的束缚,实现施援方与受援方的良性互补,进而促进当地优势产业发展。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71 83 2251243 徐旭初<sup>1,2</sup>, 郭惠鑫<sup>1</sup>, 吴彬<sup>1</sup>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小农户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基于利益分配及产业治理策略的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8 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核心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分配机制和产业治理策略的相互协调。以蔗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多利益主体视角出发,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和产业治理体系,讨论农民能否从规模化农业产业经营中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研究发现:农业产业化的长远发展依赖于政府、资本和农民形成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关系,稳定的产业体系能降低小农户生产种植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降低生产的不确定性,使小农户从农业生产外部环境改善和产业溢出效应中受益。在产业转变中,小农户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从生计模式和种植结构、产业制度体系、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中获益。研究指出,关键是要建立动态平衡的市场利益关系和产业治理体系,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蛋糕,才能在农业现代化转型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和农业内生性发展。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84 96 1693569 郭亚星<sup>1</sup>, 杨文<sup>2</sup> 农村家庭隔代抚育的问题化: 形成机制与调适策略——基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09 隔代抚育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的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隔代抚育并未给第一代留守儿童带来突出问题,而到了第二代留守儿童时,隔代抚育问题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共识。可见,隔代抚育经历了一个问题化的过程。隔代抚育的问题化主要表现为祖代对孙代的管教能力不足、管教权威有限、管教意愿不强和管教方法落后。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分析隔代抚育问题化的形成机制,发现隔代抚育的问题化并非仅隔代抚育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权力结构变化、学校教育公共性弱化、家庭抚育的去社区化、互联网时代育儿环境复杂化等因素共同塑造的产物。“亲代陪读”是农民家庭应对隔代抚育问题化的一种方式,但“亲代陪读”意味着抚育和教育压力向家庭进一步集聚,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家庭的抚育困境。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决定了隔代抚育模式在中国农村还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主体的共同力量,坚持系统思维,尽可能减少隔代抚育的负面效应,使农村儿童在隔代抚育模式下仍然能够健康成长。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97 107 1503273 李永萍 零散用工与农地流转——基于非农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匹配的视角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10 农地流转是提高农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和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近年来陷入瓶颈期且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化。既有研究多从家庭分工与机械替代角度讨论农地流转水平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问题,而区域非农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匹配对农村异质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也有一定影响。从农户家庭劳动力充分非农转移是农地充分流转的先决条件这一微观逻辑出发,理论分析非农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匹配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与理论逻辑,并实证检验本地零散用工市场发展对农地流转率的影响,以及农地资源禀赋条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本地零散用工市场发展对农地流转规模扩大有促进作用,但受到农地资源禀赋条件的制约,即农业生产条件越差的地区本地零散用工市场发展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越小;同时,本地零散用工市场发展会降低农地耕种强度。因此,进一步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零散用工市场发展来解决农村留守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08 120 1514875 赵小松<sup>1</sup>, 郭阳<sup>2</sup>, 徐志刚<sup>1</sup> 集体成员诉权的组织法配置: 法理、实践和解释性构造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从体系性视角初步构建集体成员诉权机制,但仍然存在粗疏遗漏和诉权克减现象。运用组织法逻辑配置集体成员诉权并构设诉讼规则,纵向维度上应当尊重其不同诉讼阶段动态递进的三阶构造,横向维度上适用以诉讼目的为依据划分形成的三种类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主要沿着以撤销权保护成员权益、以代表诉权保护组织权益、以行政行为监督决议合法性的进路展开,尚存撤销诉讼规则错裂、代表诉讼规则疏漏、决议纠纷可诉性不明的问题,在司法实践的具体适用仍有极大解释空间。应结合集体成员诉权原理构设侵权诉讼、代表诉讼和决议诉讼,通过出台司法解释或法官采取扩张性解释拓展细化具体规则。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21 134 1542502 赵新龙 论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法律逻辑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形成了农村集体收益分配规则的基本框架,但第四十条第三款“集体经营性财产收益权量化”的立法授权,提出了新的解释难题:其一,什么是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财产基础,即“分什么”的问题;其二,如何实现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即“如何分”的问题。进而,应当解释农村集体收益的分配范围,即“分多少”的问题,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校正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法律逻辑,即“按什么分”的问题。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的财产基础是集体经营性财产的收益,而非集体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集体财产的收益。可分配的农村集体收益应当依据集体资产股份进行分配,而集体资产股份的多样化实践形态需要经由兼容性逻辑予以归正,从而形成以集体资产股份的公平配置为基础、以其他股份的效率性利益实现为延展的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机制。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35 146 1533141 宋天骐 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中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主体地位,应当着重厘清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既可以为宅基地使用权人与其他社会主体签订合同提供居间服务,也可以依法经营闲置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闲置宅基地,或者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将闲置宅基地交由他人经营的,应当由理事会起草盘活利用方案,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盘活利用决议,并由理事会负责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获得的管理费用、居间服务费用和财产经营收益,应当根据不同的规则予以分配。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47 157 1483306 肖鹏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逻辑、障碍及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14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农业生产力“新质态”的视角,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四种“新质态”内涵,并揭示其作用机理、现实障碍及突破路径。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引导绿色农业低碳转型、拓展新质农业发展空间、增强要素资源整合能力来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但也面临数字普惠金融嵌入“三农”实体场景融合度偏低、绿色金融服务标准与人才支撑体系不健全、跨区域数字农业金融合作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现实障碍。对此,可通过加快构建涉农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完善绿色新质农业认证体系与数字金融人才储备制度、创新跨区域农业发展的金融风险分担与合作机制、加强数字农业产业链金融系统集成监管等路径来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58 171 2320841 申云<sup>1</sup>, 刘彦君<sup>1</sup>, 李京蓉<sup>2</sup> “生态诅咒”还是“生态福祉”: 论农业生态承载力的碳排放效应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515 基于2002—2021年长三角地区4省41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生态承载力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理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农业生态承载力与农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农业生态承载力提升显著促进了碳排放强度的增加,产生“生态诅咒”效应;跨越拐点后,“生态福祉”效应开始显现,农业生态承载力的提升将助力区域碳减排。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二者间的倒U型关系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生态承载力与农业碳排放强度之间一般等级城市、城镇化率低的城市存在倒U型关系,城镇化率高的城市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而高等级城市关系不显著。(3)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生态承载力主要通过影响农业产业集聚、农地经营规模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发挥作用。(4)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生态承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农业生态承载力提升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为此,在推动农业碳减排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提升区域农业生态承载力水平,积极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增强生态系统的服务与涵养机能。 2024年10月30 00:00 2024年05期 172 186 1545798 孙鹏, 王建明, 冀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