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和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
[2]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理解中国乡村变革生发机制的一种阐释——从农村社区建设事件切入[J].人文杂志,2011(2).
[3] 张鸿雁.当代中国城乡多梯度社会文化类型与社会结构变迁——依据"社会事实"对二元结构"的重新认知"[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4] 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
[5] 任强,毛丹.中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五种实践逻辑——基于对浙江省的政策与实践观察[J].山东社会科学,2015(9).
[6] 杨贵华.转型与创生:"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55-267.
[7] 李昌平,马士娟,等.对"撤村并居""农民上楼"的系统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3).
[8] 田鹏,陈绍军."城乡连续统"框架下新型城镇化社区样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9] 叶继红.农民集中居住于移民文化适应——基于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查[M].北京: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13:12-20.
[10] 魏程琳,史源渊.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类型、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P县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11] 陆益龙.后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4.
[1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 陆益龙.农村的劳动力流动及其社会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1).
[14] 贺雪峰.治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31-235.
[15] 陆益龙.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36.
[16]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4.
[17] 田鹏.就地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兼论小城镇战略的当代转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18]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J].中国社会科学,1996(3).
[19] 朱启臻,赵晨鸣,等.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0] 祖田修.农学原论[M].张玉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53.
[21] 范成杰,龚继红.空间重组与农村代际关系变迁——基于华北李村农民"上楼"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5(2).
[22] 赵晓峰.公私观念与熟人社会[J].江海学刊,2014(4).
[23] 闵学勤.社区的社会如何可能——基于中国五城市社区的再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6).
[24]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1-53.
[25] 田鹏.从村庄社会关联到社区社会关联: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性重建——基于社会关联视角的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6(3).
[26]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6-8.
[27] 毛丹,陈建胜,等.论城乡衔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2-20.
[28] 田鹏,陈绍军."无主体半熟人社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行为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6(4).
[29] 文军.反思社区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M]//沈原.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13-218.
[30] 田毅鹏.城市社区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M]//沈原.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06-209.
[31] 张京祥.超越线性转型的乡村复兴——高淳区大山村与武家嘴村的比较[M]//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乡村规划建设(第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2-13.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汪倩倩.后乡土社会孝道嬗变的现实图景与形成机理[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22(03):28.
WANG Qianqian.Realistic Pi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ilial Piety Transmutation in Post-rural Society[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2,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