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金文成.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J].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3(1):11-14.
[2] 孟德才, 刘知宜. 和美是中国式的乡村价值追求[N]. 农民日报, 2022-11-17(08).
[3] 刘建生, 郝柯锦. 共同富裕目标下和美乡村建设机制与路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4(4):91-99.
[4] 黄祖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在"和" 字上做文章[J]. 农村工作通讯, 2023(5):40-42.
[5] 彭超, 温啸宇.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J]. 中国发展观察, 2022(12):32-38.
[6] 胡春华.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N]. 人民日报, 2022-11-15(06).
[7] 张永江, 周鸿, 刘韵秋, 等.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科学内涵与建设策略[J]. 环境保护, 2022, 50(24):32-36.
[8] 杨春华.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J]. 红旗文稿, 2023(3):26-29.
[9] 张红宇, 周二翠.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J]. 中国农村经济, 2023(9):36-47.
[10] 吕捷, 赵丽茹.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J]. 学习与探索, 2023(8):132-140.
[11] 唐珂.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文化探源[J]. 农村工作通讯, 2022(24):32-34.
[12] 蒋茜.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 行政管理改革, 2023(8):24-33.
[13] 张宇伯, 王丹. 乡村振兴视野下和美乡村建设评价模型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0(3):168-176.
[14] 吕方.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J]. 新视野, 2023(3):84-92.
[15] 蒋辉, 丁美华. 和美乡村建设的三重逻辑、战略路径与施策重点[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社版), 2023, 43(12):144-152.
[16] 张熙, 杨冬江. 从"乡村美化"到"和美乡村"——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内涵变化、建设路径及价值探析[J]. 艺术设计研究, 2023(3):69-74.
[17] 成中英, 赵长江. 儒家和谐论的六个层次[J]. 河北学刊, 2006, 26(6):26-30.
[18] 孙绪民, 桑爱友.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之考量[J]. 调研世界, 2007(7):3-6.
[19] 胡传明, 周跃龙. 农民主体性"嵌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1):23-26.
[20] 刘利利, 杨英姿.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角色定位探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6):29-37.
[21] 李永安. 美丽乡村建设须破解"梁漱溟之惑"[J]. 宁夏社会科学, 2017(2):41-48.
[22] 王春光. 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思考[J].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1):31-40.
[23] 王进文. 带回农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转向[J]. 现代经济探讨, 2021(7):123-132.
[24] 苏毅清, 邱亚彪, 方平. "外部激活+内部重塑"下的公共事物供给:关于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机制解释[J]. 中国农村观察, 2023(2):72-89.
[25] 贺雪峰. 如何再造村社集体[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3):1-8.
[26] 邓源. 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传递[J]. 农业经济, 2023(6):75-77.
[27] 葛丹东, 童磊, 吴宁, 等. 营建"和美乡村"——传统性与现代性并重视角下江南地域乡村规划建设策略研究[J]. 城市规划, 2014, 38(10):59-66.
[28] 于水, 陈永强. 从共识到行动:和美乡村参与式建设的经验透视与实现路径[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3(5):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