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董祚继.为什么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行时系列解读(一)[J].国土资源,2017(1):4-7.
[2] 付宗平.乡村振兴框架下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内在要求与实现路径[J].农村经济,2019(7):26-33.
[3] 王邦武.农房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抵押的调查与思考——以宜城为例[J].武汉金融,2017(7):86-87.
[4] 王小来,赵维清.农村宅基地置换改革成效分析——以嘉兴市姚庄镇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1(4):4-7.
[5] 李川,李立娜,刘运伟,等.泸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效果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6):149-155.
[6]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周其仁.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10(2):54-92.
[7] 刘守英.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特殊性与出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18-24,43.
[8] 贺雪峰.论土地资源与土地价值——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31-38.
[9] 贺雪峰.论农村宅基地中的资源冗余[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7,165.
[10] 夏柱智.有限市场:宅基地财产化改革的制度实践及解释[J].农村经济,2020(3):34-40.
[11] 王向阳.超越"保障权"与"财产权":宅基地改革的治理路径探析——基于江西"余江宅改"的案例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9(5):153-165.
[12] 吕萍,钟荣桂,杨柏文,等.江西余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效[J].中国土地,2017(8):12-14.
[13] 邱丽.善治视域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1):1-9.
[14] 曾旭晖,郭晓鸣.传统农区宅基地"三权分置"路径研究——基于江西省余江区和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案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9(6):58-66.
[15] 黄小虎.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前景[J].中州学刊,2016(6):33-36.
[16] 刘锐,贺雪峰.从嵌入式治理到分类管理:宅基地制度变迁回顾与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47-56.
[17] 桂华.农村土地制度与村民自治的关联分析——兼论村级治理的经济基础[J].政治学研究,2017(1):99-110,128.
[18] 朱冬亮,肖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实施与成效反思——以福建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1-91.
[19] 杨华,欧阳静.地权的阶层关系属性:阶层分化与地权冲突——对江汉平原一个乡镇的个案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21-39.
[20] 艾文琦.祖业观视野中的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基于江西省余江县(试点县)的调查[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1):24-30.
[21] 郭亮.地根政治——制度转轨期的S镇农村地权研究(1998-2009)[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2] 陈柏峰."祖业"观念与民间地权秩序的构造——基于鄂南农村调研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20,35(1):194-217,246.
[23] 桂华,林辉煌.农民祖业观与乡土社会的产权基础[J]. 二十一世纪,2012(4):108-117.
[24] 赵晓力.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J].北大法律评论,1998(2):427-504.
[25] 陈柏峰.地方性共识与农地承包的法律实践[J].中外法学,2008(2):295-308.
[26] 陈端洪.排他性与他者化: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03(5):321-333.
[27] 陶自祥.祖业观视阈下农民家业产权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3):115-120.
[28] 黄鹏进.农村土地产权认知的三重维度及其内在冲突——理解当前农村地权冲突的一个中层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4(6):14-24,94.
[29] 丁关良,周菊香.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0(11):59-65.
[30] 张云华.完善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
[31] 折晓叶,陈婴婴.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J].社会学研究,2005(4):1-43,243.
[32] 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5(1):113-148,247.
[33]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4):5-27.
[34] 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J].理论探索,2010(6):5-7.
[35]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4-109.
[36]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5.
[37] 靳永广,项继权.权力表征、符号策略与传统公共空间存续[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9-128,174-175.
[38] 方旭东.家庭与社会——一项西方社会思想史的探索[J].学术界,2016(11):231-245,328.
[39]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4.
[40] 文贯中.市场畸形发育、社会冲突与现行的土地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2):45-51.
[41] 陈锋.从"祖业观"到"物权观":土地观念的演变与冲突——基于广东省Y村地权之争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4(6):25-3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