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J]. 人口研究, 2008, 32(4):13-21.
[2] 费孝通. 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20(3):7-16.
[3] 陈锋. 农村"代际剥削"的路径与机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2):49-58.
[4] 申端锋. 农村生活伦理的异化与三农问题的转型[J]. 中国发展观察, 2007(10):30-32.
[5] 贺雪峰.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J]. 江海学刊, 2008(4):108-113,239.
[6] 唐灿. 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J]. 社会学研究, 2010, 25(3):199-222,246.
[7] 何倩倩. 城镇化、家庭再生产压力与代际关系重构——以北方农村"老人不老"现象为例[J]. 学习与实践, 2019(12):96-104.
[8] 陈辉. 老漂: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代际支持的新方式[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2):24-29.
[9] 郭于华. 倾听底层: 我们如何讲述苦难[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81.
[10] 陈皆明. 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1998(6):131-149.
[11] 钟晓慧, 何式凝. 协商式亲密关系: 独生子女父母对家庭关系和孝道的期待[J]. 开放时代, 2014(1):155-175.
[12] 孙新华, 王艳霞. 交换型代际关系:农村家际代际关系的新动向——对江汉平原农村的定性研究[J]. 民俗研究, 2013(1):134-142.
[13] 狄金华, 郑丹丹. 伦理沦丧抑或是伦理转向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研究[J]. 社会, 2016, 36(1):186-212.
[14] 阎云翔, 杨雯琦. 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J]. 探索与争鸣, 2017(7):4-15.
[15] 李永萍. 功能性家庭: 农民家庭现代性适应的实践形态[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2):44-60.
[16] 肖琳. 城乡两栖: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家庭发展的策略性实践——基于"两栖"老人现象的讨论[J]. 兰州学刊, 2022(4):135-146.
[17] 王进文. 穿梭于城乡之间的"两栖"老人:表现特征、生成逻辑与实践影响[J]. 兰州学刊, 2022(4):147-160.
[18] 杨华. 当前我国农村代际关系均衡模式的变化——从道德性越轨和农民"命"的观念说起[J]. 古今农业, 2007(4):4-7.
[19] 周晓虹. 文化反哺: 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 社会学研究, 2000, 15(2):51-66.
[20] 汪倩倩. 后乡土社会孝道嬗变的现实图景与形成机理[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3):28-35.
[21] 卢青青. 家庭自主性与农民城市化的实践类型[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 41(10):135-144.
[22] 陈讯. 妇女当家:对农村家庭分工与分权的再认识——基于五省一市的6个村庄调查[J]. 民俗研究, 2013(2):26-35.
[23] 李永萍. 生活政治:理解转型期农村代际关系的一个视角[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2, 43(1):172-179.
[24] 王德福. 中国农村家庭性质变迁再认识[J]. 学习与实践, 2015(10):85-91.
[25] 钱穆. 灵魂与心[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0.
[26] 许烺光. 祖荫下: 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M].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2001:205-211.
[27] 贺雪峰. 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J]. 开放时代, 2008(3):51-58.
[28] 刘汶蓉. 活在心上: 转型期的家庭代际关系与孝道实践[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4.
[29] 梁伟. 农村代际关系情感化——基于城郊农村的调查[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1, 20(6):789-796.
[30] 杨善华, 贺常梅. 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1(1):71-84.
[31] 罗茜, 贺雪峰. 城郊农民就近城镇化的实践机制分析——基于南京市H镇的调研经验[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1(5):55-60.
[32] 王旭清. 代际分化与城乡分异: 中西部二代农民的阶层分化逻辑[J]. 当代青年研究, 2020(3):46-53.
[33] 张雪霖.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新三代家庭结构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5):120-126.
[34] 李永萍. 新家庭主义与农民家庭伦理的现代适应[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3):41-51.
[35] 张怀承. 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49-58.
[36] 刘汶蓉. 家庭价值的变迁和延续——来自四个维度的经验证据[J]. 社会科学, 2011(10):78-89.
[37] 胡晓映, 吕德文. 整合性溢出:老年人自养秩序的一种解释——基于豫、鄂、湘三省的田野调查[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9(3):70-80.
[38] 彭希哲, 胡湛.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2):113-132,20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钟涨宝,李飞,原春辉.期望、获得支持对农村子女孝评价的影响——基于湖北省红安县340农户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19(03):74.
ZHONG Zhangbao,LI Fei,YUAN Chunhui.The Impact of Expectation and Support on the Evaluation of Filial Piety among Rural Elderly: Based on the Survey of 340 Farmers in Hong’an County, Hubei Province[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9,19(03):74.
[2]赵晶晶,李放.外出务工经历能改变农村老人的养老观念吗?[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0(05):48.
ZHAO Jingjing,LI Fang.Can the Out-Working Experience Change the Concept of Old-Age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0,2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