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海红.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 40(1): 86-98.
[2] 毛世平, 杨艳丽, 林青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的演变及效果评价——来自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经验证据[J]. 农业经济问题, 2019, 40(1): 73-85.
[3] 林青宁,毛世平.国内外农业科技政策进展及我国新兴农业科技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6):24-29.
[4] 王志刚.走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J].智慧中国,2018(8):29-31.
[5] 孙德超, 李扬. 新型举国体制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进路与实现路径[J]. 社会科学, 2022(7): 143-150.
[6] 吴海霞, 刘爽, 陈凡, 等. 新时代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J]. 中国科技论坛, 2022(11): 155-162.
[7] 朱华平. 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J]. 中国农村科技, 2021(1): 28-33.
[8] 王晓君,孙立新,毛世平.构建需求导向型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科技导报,2021,39(23):23-28.
[9] 胡向东, 石自忠. 激活要素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思考[J]. 经济纵横, 2022(8): 50-57.
[10] 侯雅莉, 谭涛, 周军. 问题精准识别: 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逻辑与现实枢轴[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4): 50-58.
[11] 张绮雯, 林青宁, 毛世平. 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路径措施与典型模式[J]. 农业科技管理, 2022,41(3): 6-9.
[12] 伍万云, 褚卫东, 王雅雯, 等. 乡村振兴视域下欠发达区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22(6): 71-77.
[13] 龚斌磊, 王硕, 代首寒, 等. 大食物观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的战略思考与研究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23, 44(5): 74-85.
[14] 黄季焜. 践行大食物观和创新政策支持体系[J]. 农业经济问题, 2023, 44(5): 22-35.
[15] 沈费伟, 胡紫依. 乡村数字弱势群体能力贫困的内生原因与解决对策——基于森的"可行能力" 理论探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24(2): 112-123.
[16] 闫泽华, 王天夫. 城乡文化的转型与乡村振兴——兼论数字科技在城乡融合中的实践作用[J]. 学习与探索, 2022(12): 28-36.
[17] 张明皓. 走自己的路: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41(1): 5-18.
[1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146.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
[20] 蒋和平, 杨东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成就与未来发展思路和途径[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40(5): 711-720.
[2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
[2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 刘冬梅, 郭强. 我国农村科技政策: 回顾、评价与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34(1): 43-48.
[24] 胡锦涛.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 2006(2): 3-9.
[25] 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26]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求是,2023(6):4-17.
[27]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N].人民日报,2017-05-27(01).
[28] 习近平: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N].人民日报,2018-09-29(01).
[2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23-12-21(01).
[30] 常钦,张文豪."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N].人民日报,2024-03-24(01).
[31] 钱加荣.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J].中国农村科技,2023(7):23-25.
[32] 高旺盛, 孙其信, 陈源泉, 等. 世界农业强国评价指标构建与中国对标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28(11): 1-13.
[33] 孙炜琳. 建设高效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J]. 农村工作通讯, 2024(4): 19-20.
[34] 王航. 基于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思考[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7): 82-85.
[35]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N].人民日报,2022-03-07(01).
[36]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N].人民日报,2022-04-14(01).
[3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8] 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有可为的热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纪实[N].人民日报,2020-07-26(01).
[39]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4-04-24(01).
[40]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01).
[41] 着眼全国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N].人民日报,2023-05-18(01).
[42] 习近平.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 工作总抓手[J]. 求是, 2019(11): 4-10.
[43]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4-06-25(02).
[44]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1).
[45] 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46] 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求是,2022(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