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305.
[2] 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M].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04.
[3] 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M].王杰,强东红,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4] 胡慧林. 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5):28-32.
[5] 吴理财.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58-68.
[6] 李山.社区文化治理——个体化社会的社区重建之道[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7] 钱穆.中国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59.
[8] 保罗韦斯. 宗教与艺术[M]. 何其敏,金仲,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141.
[9] 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
[10]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版社,2010:1.
[11] 司春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与协调[J].前沿,2010(7):74-78.
[12] 钱海梅. 村规民约与制度性社会资本——以一个城郊村级治理的个案研究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9(2):69-75.
[13]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 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5.
[14] 保罗康纳顿. 社会如何记忆[M]. 纳日碧力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
[15]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379.
[16]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9.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魏程琳,史明萍.文化视角下脱贫不稳定群体形成的社会动因及长效治理机制构建——以单身汉贫困为问题意识来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21(05):107.
WEI Chenglin,SHI Mingping.The Cultural Causes of Unstable Groups Out of Poverty and Its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Governance Mechanism: Taking Bachelor Poverty as the Source of Problem[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