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2006,41(7):83-91.
[2]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3(4):193-210.
[3] 曹正汉.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从博弈论的观点评中国社会学家的产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23(1):200-216.
[4] 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3-167.
[5] 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5,20(1):113-148.
[6]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J].中国社会科学,1996(3):66-78.
[7] 折晓叶,陈婴婴.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J].社会学研究,2005,20(4):1-43.
[8] 朱冬亮.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与重构:关于集体林权纠纷的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85-103.
[9] 郑尚元.土地上生存权之解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权利性质分析[J].清华法学,2012,6(3):80-95.
[10] 温铁军,刘亚慧,唐溧,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固化需谨慎——基于S市16年的案例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64-68.
[11] 刘玉照,田青."集体"成员身份界定中的多重社会边界[J].学海,2017(2):115-122.
[12]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1-53.
[13] 王庆明.身份产权——厂办集体企业产权变革过程的一种解释[J].社会学研究,2019,34(5):169-195.
[14] 刘世定,严俊,刘玉照."利益-规范"双重博弈——一个基础性探讨[J].社会学评论,2022,10(2):5-28.
[15] 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刘训练.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23.
[16] 李新春.单位化企业的经济性质[J].经济研究,2001,36(7):35-43.
[17] 刘世定.经济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42-243;323.
[18] 张静.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20(3):1-19.
[19] 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13-124.
[20] 严俊,林伟挚.神圣空间与信仰规范的动态均衡——以雷州"香火屋"的变迁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69-80.
[21] 金文龙.土地产权观念与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改居"过程中集体资产处置办法的考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6):104-111.
[22] 刘玉照,金文龙.集体资产分割中的多重逻辑——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与"村改居"实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6):9-19.
[23] 马俊驹,童列春.私法中身份的再发现[J].法学研究,2008,30(5):74-85.
[24] 折晓叶.土地产权的动态建构机制——一个"追索权"分析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8,33(3):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