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勇, 慕良泽.生活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及其解释——基于中部地区S省的实践考察[J].湖湘论坛, 2023, 36(4):82-93.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N].人民日报, 2021-12-6(01).
[3] 洪大用.关于环境社会治理的若干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9(1):78-84.
[4] 王旭, 秦书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环境治理现代化视角阐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7(1):227-237.
[5] 张斐男.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治理——以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为例[J].江海学刊, 2021(4):125-131.
[6] 贾文龙.韧性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实困境及路径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 2023(6):53-63.
[7] 杜焱强.农村环境治理70年:历史演变、转换逻辑与未来走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6(5):82-89.
[8] 王芳, 曹方源.迈向社区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理念、实践与转型路径[J].学习与实践, 2021(8):106-116.
[9] 陈涛, 郭雪萍.农村环境治理主体重构的实践及逻辑——一项案例研究[J].环境社会学, 2022(1):126-153.
[10] 朱战辉.生活治理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与机制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 2023, 25(1):65-77.
[11] 张诚, 刘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 2023(5):109-118.
[12] 高榕蔚, 董红.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社会基础与实践逻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3(1):12-20.
[13] 吕晓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以A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的运行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 2020(3):18-30.
[14] 于法稳, 胡梅梅, 王广梁.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22(7):17-27.
[15] 田孟, 孙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治模式研究——以村民理事会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 12(3):85-94.
[16] 冷波.行政引领自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与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6):15-22.
[17] 胡洋.农村人居环境合作治理的制度优势与实现路径[J].云南社会科学, 2021(2):84-91.
[18] 宋国恺, 李岩.村民主体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成因及整治路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2):191-200.
[19] 杨郁, 刘彤.国家权力的再嵌入: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共同体再建的一种尝试[J].社会科学研究, 2018(5):61-66.
[20]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 刘阳, 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0:58.
[21]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481-510.
[22] 徐建宇.村庄党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功能实现机制:一种实践的主张——基于上海J村"巷邻坊"党建服务点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5):48-58.
[23] 田孟.发挥民主的民生绩效——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制度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 2019(7):109-124.
[24] 黄家亮.乡土场域的信任逻辑与合作困境:定县翟城村个案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1):81-92.
[25] 吴春宝.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主体性功能及其实现[J].长白学刊, 2022(1):124-131.
[26] 高强, 周丽.协同治理视阈下乡村建设实践样态解析——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案例观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6):22-33.
[27] 杜姣.村级组织建设路径的地区差异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村庄为经验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 2020(4):109-116.
[28] 林影倩, 庞明礼.中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价值共创:内涵、逻辑构造和实现机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7(3):70-81.
[29] 宋以.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摆平策略"出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2):58-62.
[30] 钭晓东.从"刚性规制"迈向"韧性治理":环境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变革[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2(5):96-109.
[31] 陈霄, 李胜会.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韧性治理:机制与路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5(3):116-126.
[32] 韩志明, 顾盼.价值分配的国家逻辑——以"典型政治"及其运作为例[J].新视野, 2016(5):20-26.
[33] 郁建兴.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J].公共管理评论, 2019, 1(3):59-65.
[34] 邓大才, 卢丛丛.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政权转型[J].求实, 2023(2):69-80.
[35] 郝晨, 张卫国, 李梦雅.国际社会创业的价值共创机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 2021, 33(8):326-340.
[36] 郑泽宇, 陈德敏.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发展路径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9(2):128-136.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刘永飞,许佳君.困顿与转型:乡村手艺产业的社会建构——江苏福乡柳条编织技艺产业的拓展个案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7(01):136.
LIU Yongfei,XU Jiajun.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ural Crafts Industry: Case Study Based on Fuxiang Wicker Knitwork Crafts Industries of Jiangsu Province[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7,17(06):136.
[2]赵祥云.土地托管中的关系治理结构与小农户的组织化——基于西安市C区土地托管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0(03):44.
ZHAO Xiangyun.Relat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Land Trusteeship and Organization of Small Farmers: Study on Land Trusteeship in Area C of Xi’an City[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0,20(06):44.
[3]杨永伟,陆汉文.公益型小额信贷促进农户生计发展的嵌入式机制研究——以山西省左权县S村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0(06):34.
YANG Yongwei,LU Hanwen.On the Embedded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Welfare Microcredit to Promote Farmers’ Poverty Alleviation: Taking S Village in Zuoquan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0,20(06):34.
[4]苏运勋.嵌入家庭再生产:村庄“聘用干部”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理效果[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21(05):66.
SU Yunxun.“Recruiting Cadres”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n Village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eddedness[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1,21(06):66.
[5]钟楚原,李华胤.青年人才何以助力乡村振兴——基于“嵌入性—公共性”框架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3,23(01):50.
ZHONG Chuyuan,LI Huayin.How Young Talents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An Analy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Embeddedness-publicity[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23,23(06):50.